查看原文
其他

“别忘了,这是清华附小!”

2017-10-13 雾雨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北京清华附小的六年级学生恐怕很难相信,自己竟然一下子成了网红。原因仅仅是他们在班级的公众号上介绍了自己做的一组课题:《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


有人不相信这真的是六年级小学生完成的;有人,甚至连北大的教授也发文质疑小学生做课题的意义。说得残酷些,全国关注一群小学生的作业,或许只是因为这部分孩子的优秀,造成了更多父母的焦虑:急匆匆奔走在抢跑路上的家长们,忽然发现自己撒在培训班上的钱,很可能用错了!

先来看看知乎用户@德龙的总结:


都是家长做的,拼爹拼娘?

别闹了,人家都是自己做的,人家爸妈并不在乎这个。


教育方向跑偏了,揠苗助长?

别闹了,人家只是在其他小朋友没头没脑瞎玩的时候,有意识、有计划、有成果地玩而已。没耽误正常学习,也没耽误发育成长。


害怕吗?

害怕。教育资源的差异与分化已经大到无法想象了。


羡慕吗?

羡慕。羡慕人家小时候有这么有意义的兴趣爱好,羡慕人家爸妈的大力支持和正确疏导。


一群牛娃聚在一起,必然会有比较高的学习起点


“我们知道苏轼最有名的是词,却不知道他其实诗写得最多,达到2700多首,词只有300多首。此外,他还写了600多首题跋。”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12日给来“取经”的全国各地语文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题目就是《苏轼的题跋》。


这个题目来源于她的学生。近日,一篇源于清华附小六(4)班公众号的文章《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在微信朋友圈爆红。这出乎窦桂梅意料。她说,清华附小三分之一的班级都有公众号,是用来介绍班级各自的小研究、小创意的。


清华附小是一所创办于1915年的清华子弟学校,走出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6位两院院士、6位共和国将军。在学校会议室,有两幅书法题词:“祝清华附小同学们学业猛进!”“发展自己的兴趣”,落款均为“杨振宁”。

2012级4班教室内的各种奖杯


能培养出“牛娃”的学校,入学门槛往往不低。按照清华附小2017年的招生简章,父母有一方为清华大学本部事业编制教职工的“二代”及符合政策的三代子弟,才拥有入学资格。


一群牛娃聚在一起,必然会有比较高的学习起点。事实上,类似苏轼研究的小课题在清华附小并不是头一次。在之前几年,全校师生共同做过史铁生研究、鲁迅研究等,明年学校还计划进行朱自清研究。


窦桂梅说,去年是鲁迅逝世80周年,所以清华附小的高年级孩子们研究主题是鲁迅。“学生们研究鲁迅为什么留一字须、头发为什么是硬的、为什么喜欢看电影、为什么爱吃辣椒……这样鲁迅在孩子们心中就立体活跃起来。”


这类研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清华附小从低年级就开始小课题研究,比如观察树叶;中年级开始研究生活中的现象,比如闰月的由来;到高年级就要开始进行整合主题的内容研究,以人物带动作品,打通全科教学。


比如关于苏轼的研究布置下去,孩子们用整整一年的时间读苏轼的作品,数学老师帮助寻找研究工具,语文老师负责帮助文字表达,学生们分工合作,最后形成研究报告。


窦桂梅说,这其实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六(4)班的语文老师随班5年,数学老师随班4年,平时就对学生进行类似研究训练。


比如《共享单车的受欢迎程度和存在的问题》《关于无红绿灯路口的建议》《关于纸质书与电子书优缺点的调查研究》,研究哪种共享单车最好用、北京车牌为什么会是字母和数字整合、身份证号前面的数字是什么关系……教师和学生真正实现相互启发、教学相长。


六(4)班同学做过的其他课题报告

在六(4)班两位班主任之一的易老师看来,“很多人之所以对我们有非议,只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和他们的所见不一样。”


“1+X课程”育人模式推行7年,三年级下半学期就开始课题研究训练


小学六年级就拿出专业调查报告,学校是否揠苗助长?不少网友质疑这步子迈得是不是太快了?


“别忘了,这是清华附小。”校方这样答复。


作为有着历史传承的清华教职员工子弟学校,生源所受的家庭教育与众不同。因此也就有了推行7年的“1+X课程”的育人模式,“1”凸显学科价值,“X”强调创造生成苏轼研究就是清华附小“X”课程的一部分。


六(4)班另一位班主任连老师说:“国庆长假的‘遇见苏轼’作业是为期一年研究的报告初稿。其实,苏轼研究早在今年春天就已经开始了。”


而在此之前,这些孩子从三年级下半学期就开始接受课题研究训练。易老师回忆起第一次研究“种小苗”,他带着孩子们一点点记录着“小苗”的成长。孩子们结合语文课进行“种小苗”的日记写作,结合数学课进行小苗的测量,结合自然课学习“小苗”的分类……老师不断教授课题研究方法、报告书写规范等。

至于报告是否由父母、老师代笔,易老师解释说,大家可能把这个研究想得太难了。在小学课程的统计里,已经接触了研究方法的学习,调查问卷法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掌握,包括“信度”“效度”等统计学知识也曾教授。


老师坦言,某些研究能力孩子确实没有,需要家长和老师配合。有家长教给孩子做折线统计图,有家长帮忙将问卷导入“问卷星”网站。几份研究报告中,《苏轼的朋友圈》研究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


窦桂梅也说,其实这些工具在信息时代都不难获得,是大家把这个问题想得太难了。家长帮助孩子找来工具,最后使用工具、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全在孩子。对在信息时代长大的孩子来说,如何教会他们融合信息化手段,用工具撬动学习的世界,从黑板世界走向现实世界,则更为重要。


当前教育改革倡导“家校协同”。清华附小拥有得天独厚的家长资源,大师、院士进校园成为常态。在校方看来,学校利用家长帮助孩子学习,并不是件坏事。


易老师展示《大数据分析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的第一作者小军(化名)3年级做的小课题研究“萝卜PK小麦”


开展这样的课程,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窦桂梅看来,首先要培养老师的一种意识——学生有差异而不是有差距,老师要有一种推动学习方式转变的激情和使命,带动孩子可以从生活中问出“为什么”,至于是不是形成研究报告不重要,关键是要有探究世界的兴趣和方法。


当大多数小学生还在孜孜不倦于基础课程时,清华附小的孩子们已经“玩”起了高等教育才有的课题研究。学校负责人坦言,清华附小虽有引领中国小学教育的意图,但其模式恐怕难以简单复制,因为“清华附小的小课题研究基于本校学生特点、清华资源、附小历史。”


这才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线

知乎上有个讨论,如何评价清华附小的《当小学生遇上苏轼》。知乎用户@谢熊猫君的回答让人很受启发:


你第一次意识到学习不只是“听老师讲课——做作业——考试”这一种方式,甚至这都不是真正学习的主要方式的时候,是多大年纪?


这群清华附小的小朋友们,在5年级(甚至可能更早就做过类似的事情),就能有这样的机会早早的了解到这个事情。


就好像一场长途奔袭,一开始大家都骑着自行车,但是规则并没有限制使用汽车。有些人直到旅途过半才意识到要去考个驾照开上汽车,而有那么一群人,在刚刚起跑的时候,就考好了驾照。


这才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他分析说,


清华附小这些学生关于苏轼的课题研究:

技术含量高吗?不高


家长有比较多的参与吗?大概率是的


这些学生做这些课题研究后获得了很多知识点吗?未必


但是:

这些课题研究没什么技术含量这个事情重要吗?不重要


这些课题研究家长参与的程度高这个事情重要吗?不重要


这些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没有获得很多知识点这个事情重要吗?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这些学生在很小的年纪就获得了“学习不只可以这样,还可以这样”的意识,而这个意识,比任何的高科技或者知识点都对一个人的终身学习都更加有益。


有人认为,清华附小的课程不具有复制推广的可能性。这种说法其实不公允。虽然清华附小属于优质教育资源,但和它同类的优质学校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这些学校通过加入广泛的趣味课程,已经让学生脱离知识的填鸭式教学。


放眼世界,让学生针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并写成论文的教学形式,已经在北欧、北美等许多国家的学校被广泛采用,它叫做项目式学习法。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选择、计划、提出一个项目构思,通过展示等多种形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一个项目式学习法当中,有几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提出问题(Propose),规划方案(Plan),解决问题(Execute)和评价和反思(Judge)


老师在每个环节,都要为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根据项目的主题不同、学生的表现不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项目的进行计划。


在和其他教学方法的对比中可以看到,教师在整个教学模型中,更像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在较为松散的课程计划中为学生提供大方向的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


新华社曾以《美国小学生“研究报告”堪比大学生论文》为题报道过美国小学生所写的“研究报告”:一位在美国读五年级的华裔小学生,用两个月完成了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的作业——一篇题为《水》的论文。


论文有厚厚的34页,从他感兴趣的水的历史、水的技术、和水有关的极端天气以及水上娱乐四个方面来介绍“水”,论文丰富的文字内容中间还穿插有若干幅相关图片和图表。


在美国,不管是学费不菲的私立学校,还是免费的公立学校,从小学开始就有“阅读课外读物撰写研究报告”的作业。通过小学阶段的研究报告,让孩子能在阅读中找到不同的角度对某个问题加以分析总结,培养其个性化的思维方式。


它的教育思想就是鼓励学生勇于去做、去尝试、去创作自己的东西,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注重个性化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清华附小的探索,正是弥补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不足。即便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用大数据分析苏东坡,也不妨碍每个孩子都能从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中获得教益。


对学校、老师和家长而言,孩子未必都是牛娃,但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价值,而教育恰恰要通过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方式,发现并挖掘孩子身上的价值。这是清华附小“大数据研究”真正的社会意义。



集体焦虑更来自家长对自身能力的担心


六年级小学生竟然能做出此类研究,一方面,是因为清华附小从一年级开始就有类似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显然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这件事真正让家长最焦虑的,恐怕莫过于论文报告中“在爸爸帮助下”“和爸爸一起”这些字眼,这种焦虑,事实上来自家长对自身能力的担心


这意味着什么?


正如知乎用户@韩迪所言,这些孩子相比于他们的一些同龄人,已经领先在起跑线上了。“这些小学生的报告里,基本上都诚实地提到了父母对他们在苏轼主题研究的帮助。我认为难得的并不是他们的父母有知识有能力帮助自己的孩子,而是愿意去帮助孩子。”


他说,


这些研究其实都很简单,即使是看似高大上的“分词程序”,网上也很好找到现成,门槛并不高。


所以这些附小学生的家长的真正可贵之处,在于他们愿意去花时间花精力陪孩子完成这个对他们自己一点用没有、而且又很枯燥的工作。


这些学生的家长也不是闲人。如果孩子是五年级,那么他们的家长应该也是35-40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其实是最累的,不但有评职称的压力,有的还不是长聘(铁饭碗)教职。


我不难想象,这些家长在下班后,自己可能已经筋疲力尽了。但他们仍然会挤出时间,陪孩子做这些事情,帮助孩子培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


家庭对孩子教育的优秀无需多提。所以我相信这种教育观念的家庭,更容易将孩子培养成优等生和栋梁之材。


中国古代实现阶级流动靠的是科举,中国现代实现阶级流动靠的是高考。而如今,我们都能感受到,高考状元和尖子生里有越来越多的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


透过“小学生遇上苏轼”这个话题,最起码,我们要想通一点,教育资源的差异与分化确实越来越大,当别人已经在提高综合素质的时候,千万别只顾在分数一条道上狂奔。


如同窦桂梅校长说的,与其送孩子去课外辅导班,不如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这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